电话:0575-88400098

邮箱:shaoxinggyms@163.com

微信公众号

Mobile menu

给古沉木以新的生命——陶海峰

内容提要:古沉木是千万年前沉于水中的木材,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是木雕中的上品。本文讲述了古沉木的来龙去脉,以及如何用古沉木雕刻出新的艺术生命。

关键词:古沉木、碳化、东方神木、树中之精,木中之魂、、苗家少妇、苏东坡、留得豪气越千年、天趣与人意

 

木雕艺术家们对古沉木情有独钟,近年来,他们以古沉木为材料,创作了,成了经典。而我也以古沉木为材料,创作了《东坡赏砚》,得到行家们的认可。由于古沉木的材质与苗家少妇、苏东坡的题材相得益彰,可以说恰到好处,故特写此论文,谈谈自己的感悟。

1、古沉木的来龙去脉

古沉木是古时沉于水中的木材,又称阴沉木、乌木、炭化木、化石木。千万年前,原始森林中的树木遭受到突如其来的地质灾害,如暴发山洪、泥石流,将树木冲入河流,深埋于河床的泥沙之中;或发生地震、山体滑坡,造成树木被埋藏在缺氧的阴暗地层中。经大自然长达数千年、甚至几万年的磨蚀造化,深埋在江河湖泊底层的枯木残根改变了原来的物理性能:木质内的脂肪、糖类等都在水中溶解得干干净净,清除了蛀虫、细菌的生存空间;有的被水底的泥沙腐蚀得丝丝缕缕,强化了材质的肌理美感;有的则变得刚劲挺拔,显示出峥嵘不桀的力度,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再加上水中的沉木被岩石挤压,以及多种矿物质渗透,所谓“采天地之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使它变得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被世人称作万木之“精灵”、“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

古代原生木材丰富多采,有樟木、楠木、麻柳、蒲桃、花梨木、坡垒 、枫木等,其中不乏古代珍贵木材,这些埋藏在江河湖泊水底泥沙中达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古沉木,“冲久身似铁,压重品超凡,一朝见天日,丽质惊人寰”。出土的古沉木由于树种的不同,色泽千差万别,有棕色、有灰色、有紫色、有黑色、也有外红内黑或是黑皮红心的,一般外黑内黄的是金丝楠木,外黑內红的是红木,外黑内绿的是坡垒等等。严格说来,古沉木已超出了木头的范围,而应将之列为“珍宝”的范畴,故有“纵有黄金满箱,不如乌木一方”的民谚流传。在古代,达官显贵、文人雅士皆把古沉木家具及出自古沉木雕刻的艺术品视为传家、镇宅之宝,辟邪之物。在故宫博物院里就珍藏有阴沉木雕刻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可见其珍贵的程度已远远不是一般木头所能企及的。时间长的沉木,则明显“碳化”,显现出煤样的黑色,真是奇谲而神妙。

更令人称道的是古沉木不变形、份量重、密度强,置水则沉,好的沉木,兼备木的古雅和石的神韵,可与紫檀木媲美,堪称树中之精,木中之魂,是木雕中的上品。古沉木按照产地划分,以海南的最好,浙江、四川等地则次之。用海南古沉木制作的作品,黑里透红、质地致密、表面光滑、手感细腻,具有红木材质的特点。海南古沉木之所以具备以上特点,与木材沉水前生长在热带雨林或亚热带气候圈内息息相关。2005年海南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才使这些沉睡在水底的宝贝浮出海面。一时间,海南古沉木的名家作品在收藏界炙手可热。因此,收集古沉木本身就是一种寻觅美的过程,而雕刻施艺便是一种美的创造。

2、从古沉木中“走出”的苗家少妇

木雕艺术家们对古沉木情有独钟,因为这是大自然赐予的特殊雕刻好料。目前,中国的古沉木雕艺术的总体形势徘徊不前,而我的朋友李青圣创作的古沉木雕人物,却犹如一匹横空世的黑马,一往无前,受到市场广泛而持久的欢迎,作品供不应求。

李青圣的老家在贵州省安龙县的-个偏远山区,他刻苦学习技艺,水平突飞猛进,多次获得木雕创作大奖,现在已落户在浙江嵊州。李青圣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苗家族人,主要以苗家风情为题材进行根雕艺术的创作,他刚刚完成的大型古沉木雕《苗女回娘家》就取材苗家题材。《苗女回娘家》是一件大型作品,高190厘米。李青圣交叉运用浮雕和圆雕技巧,在保持阴沉木整体材质美的前提下,依形度势地刻画了一位苗家少妇的青春形象。苗女的服饰,在中国56个少数民族妇女中是最丰富、最华美的,特别是头顶挽着的高髻,戴着的无底银帽,配上项圈、耳环、耳坠、耳柱等饰物,反映了浓郁的民族习俗风尚和古老的文化传统。你看,《苗女回娘家》中的苗家少妇,创制者巧妙地用古沉木上端厚重的木桩来替代少妇头顶的高髻,宛如戴着的无底银帽。配上项圈、耳环、耳坠、耳柱等饰物,使苗家少妇折射出轻盈飘逸之美。创制者对思想感情集中的苗家少妇脸部作了精细的刻划:修长的眉毛下,一双明丽的大眼蕴含着妩媚,挺拔的鼻梁折射出端庄,双唇微闭,嘴角上翘,在羞色中透出幸福的笑意。其他部份则巧借古沉木的自然造型,使沉木固有的起伏形态及纹痕、结疤,转化为苗家少妇飘逸的体态,高雅的气质。让一段残破的古沉木与妩媚动人的苗家姑娘连在一起,折射出一种圆润、健康、秀美的韵律。你看,盛装的苗家少妇,微微低头,深情地注视着故乡的土地,迈着轻盈的步伐,朝着娘家款款地走来。衬着高低错落的苗家山寨,为大地增添着一抹春色。

3、从古沉木中“复活”的苏东坡

在宋代的文人雅士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苏东坡。

苏东坡(1037-1101),即苏轼,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东坡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黄州、登州、扬州等地为官。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闻名,世称“三苏”。在中国文学史上,苏东坡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博学,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传奇佳话。苏东坡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留得豪气越千年。为能让这位豪放派词人的豪气留得更深,扩得更广,半年前,我以古沉木为载体,开始创作苏东坡的形象。要创作好作品,首先是题材。以什么样的内容来表现这位豪放派词人呢?我在寻找苏东坡骨子里的东西。相比诗人陶渊明爱菊,书法家王羲之爱鹅,苏东坡一生所爱,唯有砚台。东坡与砚初次结缘,是在他12岁的时候。那一年他在家里空闲之地掘土洞玩耍,偶尔间发现一块淡绿石头煞是可爱,细细观摩下竟发现闪闪银星,细细抚摸石质坚实细腻、温润凝莹,试以研墨,极好。此后,这便开启了苏东坡爱砚、藏砚之路。

若说书圣王羲之爱白鹅清高、洁白的品格,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爱菊之芳洁,更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空灵意境,高远志趣,那东坡居士爱砚成痴,就是看中砚台温柔、从容的气度和娴静、包容的品格。苏东坡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然而起起落落的人生并非全是坏事,丰富的生活阅历为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最根本的素材,加之天赋异禀,一首首名诗、一篇篇著作就此而成。作为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我认为这与东坡爱砚、藏砚有关。苏东坡一生唯有以诗词作载体,是记录心情,也是一种对生活不妥协的态度。清歌欢快,砚台于手边,细细研磨,还未提笔,就已眉开眼笑,情难自禁。

要创作好作品,首先是选材。我选中的这段古沉木宽达2米,高达1米,显现出煤样的黑色,份量重、密度强,置水则沉,它的质地、纹理、色泽、结构都称得上是一种奇异瑰丽的好材料,让人在鉴赏中获得感悟。因此,收集古沉木本身就是一种寻觅美的过程,而雕刻施艺便是一种美的创造。面对这块古沉木,我不急于动刀,而是反复观察,琢磨思考。“人工极者,损其天趣”,根雕艺术家们深谙此道。一件好的沉木雕刻作品往往是重材质,现神韵,把天然材质的奇谲美感与人工的精湛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天趣与人意的和谐统一,达到“七分自然,三分人工”的艺术境界。

为让雕刻古沉木心中有底,我先设计了泥稿。为显示东坡豪爽的气质,我让他背靠山石,斜坐在旷野上,气度儒雅,低眉长髯,眼神从容。东坡戴着方巾,穿着一袭长衫,右臂倚山石,他左手拿起一块砚台,正全神贯注地鉴赏着,也许看到心仪处,脸上隐隐流露出不让人发觉的微笑,将东坡居士爱砚、赏砚的神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我对苏东坡人物内在精神、思想感情集中的脸部作了精细刻画外,而其他部位则简洁明快,线条疏朗,使作品形成头部的细致与身躯粗犷的对比,突出了苏东坡的整体形象。使这位豪放派词人从古沉木中“复活”了。

我将作品命名为《东坡赏砚》,较好地体现了作品的内涵。这件作品问世后,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也得到普通大众们的点赞。

现在,古沉木雕艺术正方兴未艾,它那巧夺天工的自然质地和雕刻的文化价值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其升值空间也在不断的提高。


古沉木雕  郑剑夫作品  02.jpg


古沉木雕  郑剑夫作品  04.jpg


古沉木雕  郑剑夫作品  06.jpg


古沉木雕  郑剑夫作品  08.jpg


古沉木雕  郑剑夫作品  小青.jpg


0575-88400098